2025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重大人事调整,新任掌舵人纷纷亮相。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今年已有110家A股上市公司新董事长上任。
“董事长变更背后,除了正常的人事更迭外还有多重因素交织。一是企业战略转型的需要,公司可能希望引入具有特定行业背景或管理经验的董事长,以推动业务升级和拓展;二是经营不善导致的高层更迭,当公司业绩持续下滑或面临重大风险时,更换董事长成为企业寻求变革的重要手段;三是公司控制权变更,如股权结构变动、大股东更替等,往往伴随着董事长的调整。此外,个人职业规划、健康状况等也是董事长变更的重要因素。”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董事长作为一家公司的领航者,其决策对公司的发展方向起着重要作用。新帅上任后,将推行怎样的战略路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高承飞认为,聘任新的董事长有利于企业引入新鲜血液,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优化。
以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今年1月8日,公司迎来新董事长杜勤杰。资料显示,杜勤杰拥有券商并购部高管、主板上市公司高管的工作经验。杜勤杰上任后,提出“提质增效、聚焦核心”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围绕油服主业修炼内功,在优势产品上重点发力,对较弱产品“做减法”,做到有的放矢,巩固发展质量;另一方面,公司将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投资等外延发展方式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探寻第二增长曲线。
据海默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的管理层已对各条业务线进行了全面梳理,找出部分业务存在的痛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战略调整方案。公司正进一步聚焦核心产品,逐步关停并转部分低效业务及产品线,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和业务发展转型升级。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今年迎来了新的掌舵人。2月4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月3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80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选举冯兴亚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2月6日,冯兴亚在广汽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一季度开门红动员会上提出,2025年广汽集团要扎实推进“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重点任务,用好“转型、变革、重构”三大关键举措,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统筹推动集团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大部分新任董事长的履历来看,他们都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稳定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也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
在今年迎来新董事长上任的公司中,也有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鸿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负,新聘董事长面临着带领公司扭亏的压力。
以莫高股份(维权)为例,今年1月份,公司完成董监事会的换届,迎来了新的“掌门人”:曾任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的牛济军出任公司董事长。
根据莫高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3亿元至3.5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约3.15亿元至3.3亿元,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4500万元至-6000万元。公司葡萄酒板块、降解材料板块仍处于亏损状态。膜袋业务受原材料价格走高、可降解地膜生产销售量尚占比较低等因素影响,暂为亏损状态。
“新董事长可能带来新的思路和管理经验,但公司业绩的改善需要时间,并且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市场环境、行业竞争和内部执行力等。”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向记者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