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反击”黄仁勋言论,谷歌计划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

  • 创业
  • 2025-02-06 15:11:06
  • 12

  谷歌所说的现实世界应用包括与能源、材料科学及新药研发有关的领域,例如发现可替代的新能源,为电动汽车制造更高级的电池,发现创新药物靶点等。

  谷歌正在积极推动量子计算机商业应用,公司最新预测显示,量子计算可能很快就能进入现实世界。

  当地时间2月5日,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 Hartmut Neven表示,谷歌计划在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该公司于去年年底刚刚发布了量子芯片Willow。

  Neven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乐观地认为,5年内我们将看到只有在量子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现实世界应用。”谷歌所说的现实世界应用包括与能源、材料科学及新药研发有关的领域,例如发现可替代的新能源,为电动汽车制造更高级的电池,发现创新药物靶点等。

“反击”黄仁勋言论,谷歌计划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

  谷歌在发布Willow量子芯片时表示,通过使用量子处理器,它已成功在几分钟内解决了一个计算问题,而传统计算机要花的时间比宇宙的历史还要长。

  谷歌的最新预测也挑战了一些人对于量子技术可能短期无法投入现实应用的质疑。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今年年初就曾预测,量子技术远非5年就能实现广泛的应用。他预计,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大约还需要20年的时间。

  “如果你说量子计算距离应用还有15年,那可能还早。”黄仁勋说道,“如果你说还有30年,那可能太晚,很多人都会相信它会发生在未来20年左右。”

  黄仁勋当时的言论让美股量子计算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近百亿美元,并引来业内一些量子计算推动者的反驳。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量子计算技术对某些行业的改变可能比一些专家想象的更近。他在近期的一场播客中表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可能在短短3到5年内问世。

  “黄仁勋可能错了。”盖茨表示,“在未来3到5年内,量子计算技术可能会获得足够多的逻辑量子比特来解决现实中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

  打造第一台真正实用的量子计算机的竞赛吸引了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英伟达等专业公司极大地关注。盖茨认为,尽管时间表仍不确定,但进展正在加速。微软于去年11月宣布正在设计“世界上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在我国,量子计算领域近年来也取得一些列重要突破。我国已经构建了“九章”系列、“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了“量子优越性”里程碑。去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导量子团队研发的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实验数据显示,“祖冲之三号”的性能优于谷歌在《自然》杂志发表的72个量子比特的“悬铃木”,这也是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量子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专用量子模拟机,并最终实现通用计算量子计算机。

  国盾量子的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祖冲之四号”有望发布,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量子优越性。“2025年,我国在量子纠缠方向将会继续取得技术突破,从而赶超今年谷歌发表的Willow的研发成果。”他说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教授表示,目前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人类能看到的极限是将量子计算的错误率降到千分之一的水平。因此,需要进行量子纠错。

  “量子纠错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冗余的量子比特来编码单个逻辑量子比特,以便在不破坏量子系统的叠加和纠缠特性的情况下检测和修正错误,从而降低错误率,为建设通用容错量子计算机打下基础。”他表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