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城投债进入存量时代,机构投资难度或持续增加

  • 创业
  • 2025-02-05 14:52:03
  • 19

  城投债市场在过去的一年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Wind数据显示,城投债2024年新发39630.80亿元,偿还44603.61亿元,全年净融资额为-4972.81亿元,城投债总规模出现了显著的收缩。随着化债进程不断推进,叠加存量市场萎缩,城投债一度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一级市场发行认购倍数不断走高,发行利率则持续走低。在二级市场,城投债显著利率化,信用下沉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展望2025年,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机构普遍认为,城投债将进入真正的存量时代,净融资持续为负的趋势无法逆转。整体而言,城投债仍然是“资产荒”背景下机构最关注的投资品种之一。不过,随着城投利率逐步走低,城投债的投资将更加艰难,机构投资者不得不在风险增加和收益率走低之间做艰难抉择。

  供给或将持续收缩

  化债背景下,城投债供给持续压缩。各家机构统计数据虽然有所偏差,但是2024年城投债净融资规模整体上流出了约5000亿元。

  东方金诚数据显示,2024年城投债累计发行4.02万亿元,较上年减少7439亿元;净融资-5014亿元,较上年减少1.34万亿元。

  从发行结构来看,2024年中低评级城投债净融资转负,仅AAA级净融资小幅为正,其中,AA级城投债净融资连续16个月为负,全年融资缺口同比扩大3658亿元至4266亿元。2024年各行政层级城投债净融资均为负,其中区县级城投债融资缺口最大,为2369亿元。

  华安证券分析师颜子琦认为,监管机构对未来数年内的化债工作已有安排,任务清晰且目标明确,表明政策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因此在政策指引下,后续城投退平台的工作或将进一步加快。

  “与此同时,当前城投债券发审政策相对严格,无论退名单与否,对城投公司而言均很难实现债券规模的新增,多数主体仍只可以发行募集资金用途为本品种借新还旧的债券,预计未来城投债的稀缺性将进一步提升,资产荒格局将延续并有加剧风险。”颜子琦说。

  中证鹏元提供的分区域数据来看,2024年全国30个地区中12地净融资、19地净偿还。非重点省份中,江苏、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由于存量规模较大地区主动“降存”,分别净偿还1389亿元,734亿元、614亿元、445亿元、405亿元;重点省份合计净偿还1235亿元,天津和贵州的债务率靠前,获得财政化债支持额度最大,净偿还也相对较大,也是城投存量规模下降显著的省份,两省分别净偿还741亿元、347亿元。

  “重点省份受益于化债资源更多倾斜,尤其是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放量,用低成本债置换过去高成本债动力更足,提前兑付更为积极。”华福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亮表示,从这一角度看,预计明年重点区域、低等级等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投债将进一步缩量,高收益资产愈发稀缺。

  “资产荒”趋势更加明显

  由于供给压缩,城投债明显受到更多追捧。在一级市场,城投发行利率一路走低。东方金诚的数据显示,城投债2024年整体发行利率从年初的3.2%左右一直压缩到了年底的2.46%。

  长久期债券发行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发行人以低成本融入中长期资本,因此3年期以上长久期债券发行占比持续提升,在2024年7月到8月内的一段时间,3年期以上长久期债券发行占比一度达到50%以上。

  东方金诚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城投债发行期限不断拉长,全年金额加权平均发行期限较2023年拉长0.86年,整体已经来到3.69年。

  一级市场而言,认购倍数是体现城投债被追捧程度的重要指标。在2024年,城投债认购倍数不断走高,极端情况也经常出现。

  比如,江油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的私募债“24江油01”,票面利率5.5%,认购倍数高达 123.405 倍,一度令市场侧目。更晚一段时间发行的“24齐财01”则是获得 235.9 倍的全场倍数,期限3年,票息低至3.90%。

  城投债收益率和利差随即迅速下行。2024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于12月中旬发行完毕,城投债稀缺性和安全边际进一步抬升,高资质城投债更趋利率化,各期限AAA级城投债收益率不足2%,多数评级城投债收益率降至10年历史最低点。

  “城投资产已全面进入存量时代,高息资产更将进一步减少,收益荒加剧。2024年票面利率在3%以上的城投债净减少约2.76万亿元,为历年来首次。我们预计2025年高票息城投债将进一步减少,收益荒加剧。”华西证券在最新的一份研报中指出。

  中证鹏元也指出,2025年我国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有为,超预期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降准降息的可能性较高,2024年末10年期利率最低触及1.66%,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延续偏强震荡走势,并可能进一步探底。“资产荒”可能更加突出,投资者对城投债的需求持续强劲,推动信用利差收窄,除少部分高风险地市外,城投债利率和利差整体将维持低水平,尤其AAA级和AA+级利差或在较长时间维持极低水平,AA级则可能受到政策变动或风险舆情等影响,波动相对较大。此外,存量高票息城投债可能加速提前兑付,3%以上票息的资产仍将稀缺。

  机构投资难度增加

  “2025年全年来看,信用债投资的难度仍然会持续增加,收益率下行的趋势无法逆转,无论是加久期还是信用下沉,机构都要面临更大的风险。”有券商自营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华西证券也指出,参考第四轮置换的经验,本轮置换可能还是低等级、长久期表现占优。因此建议从以下两个维度布局城投债。第一个维度是中短久期下沉,2027年6月之前到期的城投债,违约风险较低,首选票息高的品种。第二个维度,负债端稳定的账户可以拉久期至3~5年。参考第四轮置换,化债期间或将伴随着3年以上城投债流动性大幅改善、信用利差的压缩,中长久期城投债交易配置价值凸显。

  中证鹏元则建议,投资策略上,优选评级为AAA和AA+的高等级城投债,尤其是东部地区已转型或转型中市场化主体的高等级城投债,可以适度拉长久期。化债支持下,区域风险下降或带来收益机会,重点关注接近“退重点”条件的省份,以及非重点省份信用靠后的省,如山东、陕西、河南、湖南等。对低评级债券,配置3年期优于长期,其次可以抓住市场波动中的回调机会,通过灵活配置和调整债券组合来增厚收益。

  “化债政策支持下,2027年6月前到期行权的城投债安全边际仍高,下沉策略仍具合理性。”东方金诚指出,但在弱资质短久期城投债利差压缩幅度较大、收益空间缩水的情况下,2025年短久期资质下沉策略需要考虑策略容量和估值风险。

  具体来看,策略容量方面,2025年城投债短久期下沉的择券空间正在收缩。截至2024年底,将于2027年6月前到期偿还的城投债共10246只,到期偿还规模合计61884.49亿元。由于城投新增融资受到严格限制,加之新发城投债大多试图拉长久期,2025年发行且在2027年6月前到期的城投债规模预计较小。估值风险方面,截至2024年底,1年期AA-级城投债收益率已降至十年内历史最低点,利差十年分位数位于1%,已经难以获得高额收益,且因信用利差保护不足,利率波动和行情边际变化引发估值调整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防范估值风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