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四大行涨幅均超四成 今年银行股市值增逾3万亿

  • 创业
  • 2024-12-25 09:34:18
  • 34

  [ 国有大行是此次中期分红的主力军,六大行计划分红金额合计超过2000亿元,占比接近80%,各大行分红比例均在30%左右。 ]

  临近年底,银行股依然很“香”。12月24日,A股震荡收涨,银行股再度走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回顾来看,今年中证银行指数已经在震荡行情中涨幅超过33%,板块市值增加了3万多亿元,个股涨幅最高超过60%。其中,国有大行涨幅普遍在30%以上,农业银行年内涨幅已超50%。

  综合业内观点来看,尽管相比两年前股价已处于高位,但银行股尤其国有大行在基本面、股息率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吸引力,仍是避险资金的“心头好”。而进入年底,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高股息率的国有大行性价比依然较高。有机构人士表示,中期分红临近可能也进一步催化跨年行情。

  银行板块市值一年增加3.4万亿

  12月24日,A股三大股指震荡收涨,银行板块震荡上行,截至收盘,中证银行指数涨1.33%。其中,青农商行、苏州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涨幅均超2%。

  当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股价再创新高。截至收盘,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涨1.19%、1.16%、1.86%和1.31%。

  回顾年内,不同类型的银行股继续受到避险资金的追捧,尽管中间有干扰回撤,但整体来看可谓“从头涨到尾”。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银行板块以33.18%的涨幅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TOP2,仅次于非银金融。42只个股全线飘红,其中有40只年内涨幅在10%以上。

  截至24日收盘,银行板块总市值约为12.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4万亿元左右。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总市值分别增加约6523亿元、5550亿元、4521亿元、3840亿元。此外,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年内市值增量也在千亿元以上。

  具体看个股股价表现,今年银行个股区间涨幅最高的超过60%,有9只个股涨幅超过50%,涨幅在30%以上的共有27只。其中,上海银行、沪农商行分别以64.54%、60.99%的涨幅领跑同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年内涨幅也在55%以上。仅郑州银行、兰州银行年内涨幅在10%以下。

  聚焦6家国有大行,农业银行年内涨幅超过52%,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年内涨超40%,涨幅分别在49%、43%、42%、41%左右,邮储银行涨幅也超过36%。在全市场5300多只个股中,六大行的平均表现稳居前10%。

  年末大行缘何又“疯狂”

  临近年底,震荡市中资金仍不畏前期涨幅,继续加仓银行股。有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的优势仍在,近期一个可能的催化因素则是中期分红。尤其在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股的性价比依然明显。

  第一财经根据Wind及银行公告梳理发现,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已有23家宣布中期分红计划,拟派息金额合计超过2500亿元。其中,已有平安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民生银行、苏州银行、沪农商行、中信银行9家银行实施完毕。

  作为最“慷慨”的分红队伍,国有大行也是此次中期分红的主力军,六大行计划分红金额合计超过2000亿元,占比接近80%,各大行分红比例均在30%左右。各家分红实施日期集中在明年1月,股权登记日多在1月上旬。

  具体来看,工商银行中期分红金额最高,按照每10股派息1.434元,现金派息总额为511亿元左右;建设银行计划每10股派息1.97元,分红金额在493亿元左右;农业银行计划每10股派息1.164元,分红金额约为407亿元;邮储银行计划每10股派息1.477元,分红金额约为146亿元;中国银行计划每10股派息1.208元,派息总额约356亿元;交通银行计划每10股派息1.82元,合计派息约135亿元。

  从股息率来看,Wind数据显示,在“近12个月分配给股东的股息占股价的百分比”口径下,目前有14只银行股股息率在5%以上,其中5只股息率超过8%,股息率在3%以上的则有39只。

  尚未实施中期分红的国有大行,股息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下滑,但整体仍在4%以上。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股息率分别为4.85%、4.63%、4.56%、4.52%、4.4%和4.35%。

  前述机构人士表示,银行板块的高股息吸引力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溢价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且还在继续走阔,加上中期分红的利好,股价上升带来的股息率回落对银行股吸引力的影响有限。

  12月24日,受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等消息影响,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上行,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当天,1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0.IB收益率上行4BP(基点),报0.98%;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4.IB收益率上行3.5BP,报1.755%;3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006.IB收益率上行4BP,报1.9975%。

  基本面+资金面将如何主导未来趋势

  在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看来,银行股的超额收益来自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共同作用。在基本面层面,除了稳定的分红,监管对银行息差的关注、引导更可持续的信贷投放也将缓解其盈利压力,资产质量稳健、债券浮盈平滑利润等则将形成有效的“安全垫”。

  “中小银行由于信贷需求不足,存贷款增速出现下降,而国有大行投放意愿更强,导致2022年以来国有大行的新增存贷款市场份额从40%上升到60%左右。”对于国有大行,林英奇认为,去年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到“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长期来看国有大行市场份额还有望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上述部分利好预期在近期得到强化。12月17日,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银河证券金融分析师张一纬认为,央企市值管理再强化,长期处于破净状态的银行股估值有望受益。

  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拓展,也被不少机构认为有助于撬动更多配套融资需求,利好银行信贷。

  银河证券宏观团队预测,2025年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为4.5万亿元,剔除用于化债的8000亿元后为3.7万亿元。按当前用作资本金比例上限,张一纬预计,3.7万亿元专项债可撬动增量信贷约9250亿元。

  对于银行盈利压力的焦点——净息差,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已有一定接受度,未来主要看边际变化情况。

  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定调下,机构普遍认为,银行息差压力仍在,但节奏有望边际放缓。“预计我国低利率环境具备长期存在的基础。”张一纬表示,降息预期下银行息差仍承压,但息差下行的负面影响在减弱,政策层面已有多项措施开始对冲息差下行的影响,包括国家为大行注资、央行加大国债买卖力度等。

  林英奇认为,银行持有债券的浮盈也将带来利润平滑作用。这一点在今年前三季度银行财报中已经有所显现。“截至2024年8月银行持有债券规模合计约为82万亿元,占比56%,其中持有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约68万亿元,占银行债券持仓的83%。因此,商业银行成为债券‘牛市’的最大‘受益者’,尤其是持有长期利率债较多的国有大行。”

  中金公司报告测算显示,今年债券利率下行50BP的情况下,将对商业银行形成约2.8万亿元的“浮盈”,税后相当于银行一年利润的近90%,为银行平滑利润波动形成了“安全垫”。报告认为,即使不兑现为当期利润,在利率下行的长期趋势中,长债也为银行息差形成了稳定的“压舱石”。

  林英奇也称,除基本面因素外,银行股上涨还有多方面的资金因素支撑,包括指数权重高、基金配置低,保险为代表的长线资金增持,北上和南下资金增持等,其中国有大行受益更为明显。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