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科技金融再出发,两个“不平衡”仍需关注丨金融“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

  • 文学
  • 2024-12-23 21:46:02
  • 70

  编者按: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金融“五篇大文章”。一年多以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构成了贯穿了金融机构工作的主线,金融机构纷纷调整组织架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丰富产品货架、践行“金融为民”使命。行至岁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已初见成效;展望新年,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为读者逐篇解读“五篇大文章”年度答卷,此为科技金融篇。

  如果说通过金融科技将银行与客户相连接是打通了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那么科技金融就可以被理解为,银行帮助企业开启了生命周期的“最初一公里”。

  去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且将“科技金融”置于首位。

  一年以来,银行业整体在发展科技金融方面迅速响应,取得了显著成效。自去年一季度以来,央行每季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增加了投向科创企业的条目。

  今年三季度数据显示,截至季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6.21万家,而2023年一季度末为15.08万家,增长了73.81%;获贷率46.8%,2023年一季度末为45.9%。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3.19万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为1.76万亿元,增长81.25%。

  此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5.79万家,较去年年底增长18.57%;获贷率为55.7%,比去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16.03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调整组织架构,“科技金融”部门升级

  对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长与银行业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架构、业务模式、考核体系等行为有关。今年以来,多家国有行、股份行、成农商行银行发布公告,透露其对“科技金融”领域的组织架构调整,整体来看,多是成立贯穿“总、分、支”的直管队伍。

  12月21日,兴业银行发布《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做优资产,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结构的持续优化,一体推进“五篇大文章”与“五大新赛道”。科技金融方面,完成组织架构升级,构建“总行科技金融领导小组+19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150家科技支行”的“1+19+150”总、分、支三级专属经营管理体系。搭建生态伙伴、专业研究、产品服务、风险策略、考核评价、科技支撑六大专属支撑体系。

  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普惠贷款分别占贷款(不含票据)新增的49.56%、56.38%、21.87%,贷款(不含票据)收益率4.23%。

  股份行中除了兴业银行外,今年民生银行也完善了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成立了科技金融委员会,设立科技金融部和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完善总分支多层级组织架构,制定落实科技金融业务三年规划,加强重点领域资源投入。截至三季度末末,民生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1万户,专精特新客户超2.5万户;对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4100亿元,对专精特新客户提供信贷支持超1100 亿元。

  中信银行业务总监陆金根在年中业绩发布会上亦表示,在发展科技金融业务方面,第一就是有专门的组织保障。

  他透露,中信银行在总行和12家重点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协同金控投行子委成立20个重点区域子委员会,遴选200家先锋军支行,大部分位于国家级、省级的高新区和经开区,组建超 500 人的服务科技金融专业队伍。这支队伍不仅会营销,更注重能与企业创始团队对话、对企业所处赛道和行业进行有效分析、能熟悉运用资本市场产品。

  上海农商银行将科技金融业务视为其特色业务,同时也是对公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截至2024年9月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02.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21%,客户数4080户,较上年末增长24.58%。其近期也在投资者活动中表示,今年以来积极推进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已初步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架构,形成1+1+13+N科技金融专营机构体系。

  而国有行则起步更早,在今年年中报中,农业银行披露,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加快打造和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事业部或专职团队—科技金融专业支行”三个梯度的立体化专业服务网络。

  邮储银行则披露,聚焦科技型企业全方位金融需求,打造专业型机构(科技金融事业部)+特色化机构(特色支行/网点)+示范性机构(旗舰店)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体系。构建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一步丰富“看未来”审查分析方法,着力服务技术实力强、成长潜力大的“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

  差异化考核、容错机制,配套支持政策持续完善

  除了组织架构的调整,科技金融相关的配套政策也是业务发展的一大支撑要素,各家银行也会根据自身的优势特色、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

  比如,兴业银行今年借助“投资银行”名片优势,用好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等相关政策,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增量资本市场资金。此外,还将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融合,建立科技金融专属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完成科技金融客户标签管理工作,实现科技金融口径及指标体系的内外部统一。

  一家城商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会对科技企业贷款的不良指标考核更为宽松,此外也会做到尽职免责,比如线上产品的不良不问责,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类业务,出现风险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并且,为了鼓励基层业务人员向科创企业贷款,对收入低的客户经理,按月投放兑现绩效而不是按季度、按年,另外,存量、增量都算入绩效而不仅仅按增量算绩效。

  处于成长初期的科创企业,一般而言规模较小,近些年,大行也在不断下沉业务,对本地成农商行的市场造成挤压。面对大行的下沉竞争,上海农商银行称,围绕科技专营机构,在人才培养,差异化考核激励、集中化专业审批、尽职免责等方面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科技金融重点围绕园区和产业,推进专业化经营,2024 年前三季度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额为 1772.25 亿元,同比增长35.24%。

  此外,近些年,科技金融生态也在持续建设,生态内部联动也更加频繁和灵活,类似业务比如拨投联动、孵投联动,而近期来看,较多的做法是投贷联动。

  比如,8月1日,浦东创投发布“创新贷”产品,通过搭建“创投+银行+企业”的联动平台,建立多样化科技金融服务的合作新机制,有10家合作银行签约这一产品,一对一打造创投专属“创新贷”产品,总额度超400亿元。

  不平衡依旧存在

  目前,科技金融的发展依旧呈现较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包括产品结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

  在产品结构不平衡方面,目前的金融产品未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部分产品有待完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成长期的初创型中小微科创企业往往面临融资渠道匮乏的问题,现行银行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难以有效适配其高风险、高成长性的融资需求。对于成熟期的大型科创企业,金融机构的产品供应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其多元化、复杂化的融资及上市等需求。

  比如,针对企业成长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尽管已经推行多年,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较多问题。一位股份行西部地区分行的业务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质押物的交易网络尚未形成,缺乏成熟、专业、权威的技术资产证券化平台,致使知识产权信用化表现难、风险高、交易差。对他们来说知识产权认定仍然存在成本过高、流程复杂、估值难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较少使用。

  在区域不平衡方面,如上述科技金融组织架构建设所示,一般设立科技金融分支行较多设置在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环境优越、人才集聚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武汉、西安、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山东济南、长三角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不过,客观上来讲,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智力资源聚集程度不一,存在科技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似乎也有一定合理性。

  即使在同一城市,各个区之间的发展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上海地区创业投资来看,上海市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近期发布的《上海科技金融生态年度观察2023》显示,2023年,投资金额超百亿元的只有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徐汇区和杨浦区,以上五区股权投资总额占全市的84.7%,其中浦东新区、闵行区和嘉定区的投资案例数也位居全市前三位。浦东新区是唯一投资金额破千亿元、投资案例数破400的区域。

  一位股份行科技金融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科技金融业务的重点区域主要位于科技金融发展较快的地区,当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生态系统。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参与度也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在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财政和税收优惠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以政策支持为例,对上述西部地区股份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来说,知识产权的认证需要去北京寻找权威机构认证估值,手续繁琐,并且提升了成本。而在上海地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更灵活的认证体制来解决,比如银行内部形成一定的标准,无需外部评价。

  可以看出,未来科创金融在传统产品上的依旧有创新空间,可以在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数字风控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此外,针对未被仍然存在的未尽之需,需要银行积极探索,提升创新力度和政策协调、优化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有话要说...